体育教学杂志 体育教学订阅号

刊首

  • 班超进行时

    王子朴;

    <正>火热的八月,中超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此同时,丝毫不亚于顶级赛事的另几种超级联赛也展现出更加火爆的精彩:早已进入大众视线的贵州“村BA”“村超”联赛,以及异军突起仿佛一夜之间风靡祖国大地的“苏超”更是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火热的不仅是竞赛市场,还带动了包括旅游市场、消费市场在内的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2025年08期 v.45;No.329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消息报道

  • 恰同学少年——北京市六区50所学校将于9月迎来班超联赛

    本刊记者;

    <正>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强调“构建科学的学练赛体系,强化体育育人功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纲要》精神,今年2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北京体育八条”),同步启动北京市中小学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改革。

    2025年08期 v.45;No.329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专题策划/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 论“体育品行课课养”的必须与实现(二)——“体育品行课课养”的教材、学理、情景、方法与案例

    毛振明;马立军;

    “体育品行课课养”的教材体系——《体育弟子规》解决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什么养什么”的问题;以意志和勇敢为例,探究体育品行养成的学理以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营造培养良好体育品行的适恰情景,以解决“于何时于何地教养”的问题;探究“体育品行课课养”的方法,以解决“如何教如何养”的问题;最后提供本文作者通过游泳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学案例以飨读者。

    2025年08期 v.45;No.329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我看日本体育课的道德教育——以集体学习为例

    林楠;

    本文聚焦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的道德教育,以“集体学习”为例,分析其落实“向学力与人性”德育目标的理念与实践,提出体育课程应重视将品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表现与评价标准,并通过运动实践强化“做中学”“学中悟”,以实现品德的内化。

    2025年08期 v.45;No.32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生体育品行“课课养”的实践路径

    张庆新;黄春秀;张跃宗;张硕洋;

    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教育的育人价值日益凸显。本文聚焦中小学生体育品行教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出体育品行“课课养”的实践路径。通过对体育品行“课课养”的内涵解析与价值体现分析,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生体育品行“课课养”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从精准分析学情、素养目标设置、教育元素挖掘、教学策略运用四个维度总结提炼实践路径,旨在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强健体魄与全面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助力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从技能传授向素养培育的深度转型。

    2025年08期 v.45;No.329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小学体育品行课课养——阅己·悦己·越己“育”见成长

    黄先斗;

    体育教学承载着强健体魄与塑造人格的双重使命。小学体育品行课课养对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情感体验与能力突破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依托毛振明教授在《体育教学》第9次专题研讨中,对体育品行“课课养”内容体系、教学情景的描述,提炼出“阅己·悦己·越己”的品行培养理念,剖析体育课通过构建目标导向、创设情境、多元评价等策略,探索体育品行课课养的实施路径与方法,为“以体育人”提供新视角。

    2025年08期 v.45;No.32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论“课课赛”的实现路径与方法——以舞龙为例

    陈文鹏;邱丽玲;张振;郑娜;

    本文探讨“舞龙课课赛”在水平三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与方法。通过分析“课课赛”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拓阔舞龙在中小学开展的途径,创新“学练赛”一体化模式,结合舞龙运动特点提出“以赛导学-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以赛带练-以赛促练-以赛评练”六种“课课赛”方式,为以舞龙为代表的表演类、团队配合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5;No.32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教学探蹊

  • 素养导向下体育课时设计关键要素的关联与表述

    童海军;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浙江省积极探索体育课堂教学转型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教学范式,其中课时设计已实现了1.0版到3.0版的优化与升级。笔者在观摩省内不同级别的课堂教学研讨中发现,一线教师对3.0版的课时设计中四个关键要素(学习目标、关键问题、学练标准和问题设计)的表述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因此,本文将对这四个关键要素之间的关联与表述进行梳理,使课时设计更易于操作实施,课堂教学成效更显著。

    2025年08期 v.45;No.32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场景式育人背景下篮球运球实战情境教学实践——以《有球人传球之前控球能力练习和无球人接球投篮能力巩固》为例

    陈威;魏敬;史红亮;

    北京教育学院启动了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笔者全程参与了水平三篮球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篮球单元由传接与切入能力、传球和切入接球投篮能力、运球与传球切入投篮能力等7个维度组成。本节课是传切配合大单元的第9次课,学生将在传切配合的基础上提高运球控球能力,在点、线、面、体构建的实战情境中练习、巩固、运用传切配合。

    2025年08期 v.45;No.329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问题链设计与实施

    洪健平;何雯洁;

    体育教师以问题链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四化”课堂转型的关键。本文从“问题捕捉精准化、问题指向关联性、问题思考高阶化、问题解决可视化”四条路径,探讨如何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问题链教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让体育核心素养落地。

    2025年08期 v.45;No.32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踝关节力量训练对小学生网球击球效果的影响探究

    史清钊;刘楚晨;铉鹏亮;

    为探究十周踝关节力量训练对小学生网球击球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小学30名五年级男生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5人)和对照组(15人)。实验组在每节课热身阶段增加15分钟踝关节力量训练,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练习,干预前后分别测试两组学生的“米”字跑移动速度、击球深度及精准度,采用SPSS19.0进行配对样本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米”字跑用时显著缩短1.63秒,正手击球精准度提升2.9分,反手精准度提高2.5分,正手击球深度增加3.5分,反手击球深度增加2.3分;对照组仅正手精准度有改善。由此可见,踝关节力量训练能显著提升小学生的网球击球效果,为青少年网球专项训练提供了实践依据。

    2025年08期 v.45;No.32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科教融合的中小学体育“双螺旋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黄兴;孙小妮;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提升健康教育水平的关键路径。本研究聚焦中小学健康教育需求,构建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双螺旋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学科融合与社会资源协同,重构“三横三纵”课程矩阵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维联动体系,为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推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落地与实施。

    2025年08期 v.45;No.329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课标视域下校园体育创新路径——“全生乐动”教学主张下的吉尼斯挑战赛实践研究

    姜全生;

    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全面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本研究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引,聚焦核心素养与体育改革目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探讨校园体育创新发展路径。在全生乐动主张指导下,构建以吉尼斯挑战赛为载体的校园体育活动模式,旨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升综合素质与协作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契合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需求,对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8期 v.45;No.329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案例视角下指向学生主体地位的体育课问题进阶设计研究

    刘大伟;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反思课堂学练过程中学生思维表达和探索的不足,论述体育课中问题进阶设计的必要性,并从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提出了问题进阶设计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效率。

    2025年08期 v.45;No.32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阳光航娃:小学体育综合素养“结构化测评”校本实践研究

    高春明;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现阶段探索体育综合素养测评的可行路径和方法是学校从顶层课程设计走向学生素养发展最困难的一公里,以阳光航娃结构化测评体系为蓝本,从表现性评价、增量表评价、主题菜单评价、比赛评价出发,在目标定位、测评方法、内容标准、指标赋分四个阶段,对运动技能、体能增值、健康行为、特长展示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提供平台,为教师提供以测促发展的反馈指导。

    2025年08期 v.45;No.329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陈峰;

    体育事业是新时代党与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事关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不仅关系到体育事业的持续化发展,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工程。在体育事业中,篮球是“三大球”项目之一,加强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无疑能够推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本文基于体教融合视角,以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为例,就如何推进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展开探讨。

    2025年08期 v.45;No.329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幸福体育课堂模式下聚焦课堂“乐”的实践探索——以足球大单元教学为例

    汪翔;陈映华;高沛;

    本文以“乐、动、会”幸福体育课程模式为背景,聚焦“乐”的实践探索,以足球大单元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从“乐”出发,有的放矢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幸福感。文章提出以“趣”为引,通过挖掘教材兴趣点、践行大单元设计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乐趣;以“动”为魂,通过差异化分层教学和课内外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活力与成就感;以“会”为桥,通过“五会”目标(会说、会做、会学、会用、会做人)的实现,让学生在技能掌握与人格成长中享受成果之乐。

    2025年08期 v.45;No.329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篮球跨学科主题学习四维支撑与实践路径

    李东升;叶志强;汪传平;张纪胜;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本文针对初中篮球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面临的认知偏差、内容断裂、实践搁置及实施阻碍等问题,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知识耦合、问题驱动、能力迁移构成的四维支撑体系,通过目标精准化、内容逻辑化、情境生活化、协同制度化、评价多元化五条路径,构建“体育-学科”双向赋能机制。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促进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协同发展,为体育跨学科教学提供可操作路径。

    2025年08期 v.45;No.329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迷你欧洲杯”:在体育学科中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顾海艳;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系,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而项目化学习则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项目化学习的现状、项目化学习的价值与意义、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三方面,以“迷你欧洲杯”作为案例,积极探索体育课中通过项目化学习来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2025年08期 v.45;No.329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研园地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进阶路径——基于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实践建构

    郭祥均;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面临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转型的实践挑战。本文基于全国多区域实践案例,系统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局,解码能力进阶的战略价值,提出构建分层培训体系、深化跨学科教研融合、创新智能评价工具、拓展协同育人网络等进阶路径。研究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从“经验型实践者”向“研究型教育者”转型的系统化方案,推动体育教育实现“技能本位”到“素养深耕”的范式变革。

    2025年08期 v.45;No.329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体育校本教研创新路径探索:教研活动进阶与教师深度参与

    张中林;

    本文针对校本教研低效能的现状,从提高思想认识与唤醒专业自觉、聚焦指导能力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教研品质与增强教研效能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师德+师能”并驾齐驱的队伍建设转型、“一体+进阶”融通整合的教研模式转型、“经验+实证”有效融合的教研评价转型等路径,在系列化、深层次、进阶性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促使体育教师的深度参与,从而推动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v.45;No.32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文献导读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价值意蕴与实施策略

    潘超星;魏原野;

    本文探讨了文献导读在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中的价值及其实施策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文献导读通过深入分析和引导,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升教科研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文献导读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学创新和知识共享,进而推动新时代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2025年08期 v.45;No.329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名师培养/重庆市名师工程

  • “新领雁”工作坊探索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的区域实践

    陈明建;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亟须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范式跃迁。南岸区陈明建团队新领雁工程教研工作坊精准锚定核心素养落地难点,深度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整体教学区域实践,以“系统重构、区域共进、范式辐射”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了“主题统领-问题驱动-项目承载”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新样态。通过“单元重建、资源重组、教师重塑”的三维驱动机制,以及“区-校-师”三级联动新范式,系统贯通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培育,植根本土为区域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与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样本与路径。

    2025年08期 v.45;No.329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三维驱动·全域协同:共同体赋能体育教师成长的路径探索

    吕思源;黄帅;夏芳;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是深化体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引擎。重庆市新领雁工程体育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区域推进策略教研工作坊,就推进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改革探索出教研共同体建设、范式辐射效应、反思赋能成长三维一体的课改路径,通过“三维驱动·全域协同”的教师发展模式,实现教学变革与教师成长的双向赋能。该模式以“区-校-师”三级联动共同体为组织基础,形成“问题诊断-范式构建-辐射推广-反思迭代”的闭环机制,为新时代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区域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45;No.329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大单元教学设计

  • 六年级网球“正反手技术为主隔网对打比赛体验”主题大单元教学设计

    易建斌;曹郑;

    本文基于能力检测,精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小学六年级网球“正反手技术”主题大单元教学进行设计与实践,并从主要学习内容、学练活动、比赛活动、学习表现四个方面呈现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方案,提炼出三条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即游戏化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索欲;分层递进教学,优化学习效果;强化多元评价方式,构建“以评促学”新模式。

    2025年08期 v.45;No.329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运动教育模式的高中篮球大单元教学策略

    邵建生;

    20世纪80年代,美国体育学者达利尔·西登托普创立运动教育模式。基于运动教育模式的~NI_T理念,本文以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为例,阐述了学会比赛、角色分配、正式比赛、成绩记录、庆祝活动等对接“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5年08期 v.45;No.329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教学设计

  • 核心素养引领下体操技巧教学设计

    张凤梅;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团队意识,使学生掌握相互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遭遇突发危险时能运用所学技能进行自我保护,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025年08期 v.45;No.329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七年级足球运球突破技术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姚玉良;任祯意;郑荣;

    <正>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培养目标”中指出要“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应“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倡导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决体育与健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

    2025年08期 v.45;No.329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教学一得

  • “三队同场对抗”足球教学三法

    花超;

    本文通过多元化、趣味化的三队同场对抗练习,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调简单的教学比O_W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利用各种限制性条件培养了学生在S球场上主动观察、思考、布阵、判断、决策、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队员个人的控制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2025年08期 v.45;No.32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信息窗

  • 准略尔旗:“掌练赛”改虽成果惊艳亮相 8000师生共展体育育人新生态

    <正>准格尔旗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学练赛"成果展示活动近日举行,全旗16所试点学校(含4所幼儿园、2所中学、12所小学)的师生及家长代表共8000余人齐聚—堂,共同呈现了—场体育育人成果的视觉盛宴。改革深耕结硕果“学练赛”体系活力进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准格尔旗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着力构建"学、练、赛"—体化育人体系。近年来,通过创新驱动、科技赋能、赛事引领,深化体教融合,在26所试点校推行"零点体育""体育走班制"教学新模式:引入A|双师课堂、数字化监测等智能技术,精准提升教学效能:竞技赛场捷报频传——2024年啦啦操勇夺两项全国冠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学业表现显著提升。

    2025年08期 v.45;No.329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2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书推荐:《中小学体育名师教学智慧》

    本书汇聚了来自全国的27位中小学体育名师,他们深耕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独特的教育理念。书中以名师讲述的方式,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娓娓道来,从充满趣味的课堂设计,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全方位展现了优秀的体育教学成果。在名师们的讲述中,不仅呈现了教学方法与技巧,更蕴含着深刻的体育育人智慧。他们深知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团队协作精神与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025年08期 v.45;No.329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体育教学》编辑部严正声明

    <正>《体育教学》因其严格、公正、公平的审稿机制以及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在此,感谢广大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本刊唯一网络采编投稿官网:http://tyjx.cbpt.cnki.net/,除此再无其他,也从未委托过任何网络中介机构或个人从事征稿、代发稿件录用通知书等,任何冒充《体育教学》编辑部名义收取版面费的邮件和通知都与本刊无关。读者邮箱:tyjx@cupes.edu.cn,电话:010-82098720。

    2025年08期 v.45;No.329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